- A+
在城市埋設管線時,首先需要挖溝槽,而為加強給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提高技術水平,確保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節約材料,提高經濟效益,工程隊應了解管線溝槽開挖的技術要求,今天小編就來為您講解一下。
一、施工準備:
1、施工前,組織技術、測量、質檢、工長及施工隊伍認真學習工程圖紙,對圖紙進行會審。若圖紙有錯誤應及時向設計提出以便處理。測量員應提前進行內業計算工作,并對整個施工范圍根據設計圖紙進行全線施工放樣,定出中樁線槽邊線。以便有關人員熟悉施工場地,明確施工障礙和難度,制定相應的技術措施。
2、溝槽開挖施工前,與當地有關部門及居民取得聯系,了解施工范圍內有無地下專業管線,若有,掌握專業管線大體走向及埋深。采取人工挖探坑的方法確定管線具體走向及埋深,并做有效標識,確保機械開挖時不將其破壞,同時必須對其制定并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防止發生滾管或破壞事故。
3、管溝開挖前在管溝周圍設置好排水工作防止地面水流入到管溝中。
4、準備好所有的機械設備及場內外的運輸道路,以利于土方工作的連續快速完成。
5、施工前,應對相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指導,對施工機械、設備、車輛等進行檢查維護,并確認駕駛員具有操作相應機械的資格。故障機械設備和車輛不得投入使用。
二、溝槽開挖:
溝槽開挖采用挖掘機挖土,人工配合刷坡并清理槽底的方法施工,不能使用機械處采用人工挖土,但溝槽上方必須有專人監護,防止溝槽發生坍塌,危及溝槽內的施工人員。溝槽底土基要保證其強度和穩定,嚴禁超挖。
1、確定槽底開挖寬度,根據土質類別確定的開挖放坡系數,確定溝槽上口開挖邊線,由測量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撒出開挖邊線。
1、槽底開挖寬度按以下公式確定:B=D1+2b1
B——槽底開挖寬度;
D1——管道結構的外緣寬度;
b1——管道一側的工作面寬度,按以下情況取;
D1≤500mm時,混凝土類管剛性接口取400mm,其他類型取300mm;
500<d1≤1000mm時,混凝土類管剛性接口取500mm,其他類型取400mm;< 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微軟雅黑; border: none;"></d1≤1000mm時,混凝土類管剛性接口取500mm,其他類型取400mm;<>
2、不同土質類別坡頂無荷載的情況下的溝槽開挖放坡系數按下表確定:
土質類別放坡系數
中密的沙土1:1.00
中密的碎石類土(沙土填充)1:0.75
硬塑的輕亞粘土 1:0.67
中密的碎石類土(粘性土填充) 1:0.50
硬塑的亞粘土、粘土 1:0.33
老黃土 1:0.10
軟土 1:1.00
3、溝槽在開挖前由測量人員根據施工圖紙和技術規范的要求放出開挖邊線,并告知施工負責人開挖放坡系數。
4、溝槽開挖在確保堆土滿足規定的同時,剩余回填用土方另選點存放,多余土方外運。
5、機械開挖至槽底以上20cm采用處人工開挖、清理、整平。施工時,如發現超挖溝段,應對超挖部分作填沙或碎石夯實處理。
6、如果挖完溝槽后不能及時下管時,則不允許一次挖到埋設深度,以免破壞土壤的自然結構。一般根據土質及潮濕情況留20cm土不挖,待下管時再人工開挖清理、整平。管溝不允許超挖深度,以免破壞土壤的自然結構。
7、溝槽開挖時其斷面尺寸必須準確,溝底平直,溝內無塌方,無積水,無各種油類及雜物轉角符合設計要求。
8、開挖過程中不同土層面標高須報監理、業主確認,并做好記錄。
9、土層與設計不符時及時報設計、監理單位,由設計、監理和施工單位共同商討處理方案。
10、溝槽開挖至設計基礎底標高以后,應及時聯系勘察部門,進行驗基,當前土質地基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基底換填。
11、溝槽換填采用滿槽回填,換填過程中如有地下水時應采取降水措施,避免換填材料受水浸泡造成翻漿。換填可以和開挖配合進行,以減少溝槽邊坡坍塌帶來的影響。
12、換填結束后及時聯系勘察部門,進行地基承載力試驗。
以上就是有關溝槽開挖技術要求這方面常識的介紹,希望可以對各位小伙伴們有幫助。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