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異位性皮炎的常識

  • A+
所屬分類:百科
廣告也精彩

我們知道,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一旦身體不舒服,就會哭鬧。寶寶身體沒有異狀,可是卻整天哭鬧不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也許你該注意他是否有皮膚騷癢的問題。異位性皮炎也稱過敏性皮炎,是一種皮膚疾病,由于新生兒的癥狀表現不明顯,只是比較容易哭鬧,所以通常父母要到寶寶幾個月后才會發現問題,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兒異位性皮炎的常識。

小兒異位性皮炎的常識
異位性皮炎是一種好發于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時期、且容易復發的慢性病,幼兒時期的異位性疾病,包括異位性皮炎、氣喘和過敏性鼻炎、結膜炎,這些都與個人體質及家族特殊敏感病史有密切關系。所以異位性皮炎與氣喘或過敏性鼻炎往往是“三位一體”,寶寶只要有其中一種癥狀,另外兩種也會隨之出現。

嬰幼兒期患者的皮膚呈現大片干燥紅斑、丘疹,并伴有繼發性小水泡性、滲出性及結痂性病灶,成人期則會慢慢增厚,兒童期介于兩者之間,但并非每個病童都會完全經歷這三期的變化。除了皮膚表面的變化外,另一大特征就是搔癢,季節變換、環境變化及外界刺激,都可能造成癢感而導致幼兒搔抓,而搔抓又會引起疹子,起疹子又會導致搔癢,如此惡性循環,不易痊愈。

小兒異位性皮炎的三個階段病程
據統計大約有3~5%的孩童(6個月~10歲)患有異位性皮炎,且60%在1歲前發病,其中病情的輕重程度差異很大,依患者年齡及病灶分布常將異位性皮炎的病程為三期。

嬰幼兒期(2個月~2歲):除了尿布包覆的范圍外,幾乎全身都會波及,尤其臉部、頸部及四肢的伸側及屈側部分。

兒童期(2~12歲):大部分發生在手臂前凹窩、月國窩部等四肢屈側部位,手腳掌前端及頸部也是好發部位,比較嚴重的甚至可蔓延到全身。

青少年期(12歲~成年):四肢、手掌及腳掌都是常見的區域。

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兒異位性皮炎的常識的常識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網還有很多關于兒童疾病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可以繼續關注,讓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

大家都在看:

weinxin
←密封無憂公眾號
微信掃碼關注免費領取密封資料
密封圈
廣告也精彩

發表評論

您必須登錄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