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豬鬃草,中藥名。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肅等地。那豬鬃草長什么樣子?有什么功效作用?怎么養?室內栽培技術要點有哪些?
豬鬃草長什么樣子?
1、豬鬃草也稱豬毛七、巖棕、豬綜草、鐵線草、鐵絲紐、魚鱗草、烏腳芒、豬鬃漆、降龍草、石中珠、豬毛漆、小豬毛七、豬毛肺筋草、石長生、青絲還陽、碰碰草、鐵光棍、鐵絲分金、水豬毛七、豬棕七、豬鬃七、黑草、扇葉鐵線蕨、肺心草、巖甲、掃把萁、鐵骨狼萁。
2、豬鬃草植株高15-40厘米。根狀莖細長橫走,密被棕色披針形鱗片。葉遠生或近生;柄長5-20厘米,粗約1毫米,纖細,栗黑色,有光澤,基部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向上光滑,葉片卵狀三角形,長10-25厘米,寬8-16厘米,尖頭,基部楔形,中部以下多為二回羽狀,中部以上為一回奇數羽狀;羽片3-5對,互生,斜向上,有柄(長可達1.5厘米),基部一對較大,長4.5-9厘米,寬2.5-4厘米,長圓狀卵形,圓鈍頭,一回(少二回)奇數羽狀,側生末回小羽片2-4對,互生,斜向上,相距6-15毫米,大小幾相等或基部一對略大,對稱或不對稱的斜扇形或近斜方形,長1.2-2厘米,寬1-1.5厘米,上緣圓形,具2-4淺裂或深裂成條狀的裂片,不育裂片先端鈍圓形,具闊三角形的小鋸齒或具嚙蝕狀的小齒,能育裂片先端截形、直或略下陷,全緣或兩側具有嚙蝕狀的小齒,兩側全緣,基部漸狹成偏斜的闊楔形,具纖細栗黑色的短柄(長1-2毫米),頂生小羽片扇形,基部為狹楔形,往往大于其下的側生小羽片,柄可達1厘米;第二對羽片距基部一對2.5-5厘米,向上各對均與基部一對羽片同形而漸變小。葉脈多回二歧分叉,直達邊緣,兩面均明顯。葉干后薄草質,草綠色或褐綠色,兩面均無毛;葉軸、各回羽軸和小羽柄均與葉柄同色,往往略向左右曲折。孢子囊群每羽片3-10枚,橫生于能育的末回小羽片的上緣;囊群蓋長形、長腎形成圓腎形,上緣平直,淡黃綠色,老時棕色,膜質,全緣,宿存。孢子周壁具粗顆粒狀紋飾,處理后常保存。
豬鬃草有什么功效作用?
豬鬃草別稱豬毛七、豬綜草、鐵線草等,為鐵線蕨植物鐵線蕨的全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水通淋的功效,對感冒發熱、肺熱咳嗽、濕熱泄瀉、痢疾、淋濁、帶下、乳癰、瘰疬、疔毒、燙傷、毒蛇咬傷等病癥有治療作用。
豬鬃草怎么養?
1、水分充足,一般要保持土壤的濕潤,而且注意要在其生長成株的期間要保持水分充足,而且適當的在干燥的天氣增加空氣的濕度。夏天不能導致其缺水,日常澆水不能一會是濕的,一下子又干了,這樣導致了葉子會變黃。
2、溫度適宜,誰然鐵線蕨對于溫度要求不是很苛刻,但是還是要注意夏天的高溫跟冬天的低溫,一般冬天只要保持室內的溫度在5攝氏度以上,夏天放置陰涼通風處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就可以。如果陽光直射,會直接曬傷葉子。
3、土壤的肥度不能太差,一般鐵線蕨生長在含有豐富的腐蝕質的砂土,也可以購買培養土來栽培,每個月要時代那個的施肥,施肥施至根部,及時換盆換土在每年春天需要生長的時候也是很重要的。
4、鐵線菊是比較容易栽培的一種蕨類植物,不同于鴻運當頭和仙客來還有蜀葵,只要適當的環境,粗養粗放就可以了,其生長成株后,形態優美,小巧而不礙眼,放在小盆理念放在辦公桌或者放在山石頭盆景中做裝飾,很好看,適合常年在室內觀賞。
附:豬鬃草室內栽培技術要點
豬鬃草為鐵線蕨科植物,喜陰適應性強,栽培容易,其凈化空氣能力強,更適合室內常年盆栽觀賞,其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1、選取適合豬鬃草生長的花盆和基質
盆栽時,盆缽可選用淡色的釉盆和瓦盆,盆土必須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通氣性一,般用富含腐殖質的泥炭土或腐葉土,再加入約1/3的粗砂和細砂,并放入一些骨粉,且盆底應墊一些碎瓦片或粗砂以利排水,根莖栽植深度為1.5~2.5厘米。
2、適宜豬鬃草生長的溫度和光照
豬鬃草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生長適宜溫度白天21-25℃,夜間12-15℃。冬季應入溫室,溫度在5℃以上葉片仍能保持鮮綠,但低于5℃時葉片則會出現凍害。喜明亮的散射光,怕太陽直曬。盛夏避開強光暴曬,可適當遮蔭,長時間強光直射會造成大部分葉片枯黃。在室內應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即使放置1年也能正常生長。
3、適時澆水和施肥
豬鬃草喜濕潤的環境,生長旺季要充分澆水和噴水,除保持盆土濕潤外,還要注意有較高的空氣濕度,空氣干燥時向植株周圍灑水。特別是夏季,每天要澆1-2次水,如果缺水,就會引起葉片萎縮。澆水忌盆土時干時濕,易使葉片變黃。每月施2-3次稀薄液肥,施肥時不要沾污葉面,以免引起爛葉,出于豬鬃草的喜鈣習性,盆土宜加適量石灰和碎蛋殼,經常施鈣質肥料效果則會更好。冬季要減少澆水,停止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