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古代民間常用薄鐵葉剪裁成魚形,魚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當時以此做為一種游戲。東晉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這種“指南魚”。指南針就是能夠正確的找到南北方向,而如何正確使用指南針我們大家應該都會,外出時我們都會帶上戶外指南針,其實在我們生活的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針,那么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針呢?
大自然的天然指南針
第一種“指南針”是太陽。 我們生活在北半球,除回歸線以南地區,太陽光線總是從南面射過來。這樣,南北方向便很容易確定。我們都知道太陽是東升西落,早晨太陽升起的方向是東,傍晚落山時的方向是西,中午時太陽在我們的南方。 不過,這個方法你可別教條主義地應用,如果你在南半球或回歸線之間情況又當別論。
第二種“指南針”是月亮。 初三四的月牙,日落時在西方低空;初七八的半個月亮,太陽剛下山時,在我們的頭頂。月半時,太陽剛下山,月亮就從東方升起。 晚上月亮的方向是:上弦月,晚6點在南方,夜晚12點在西方。滿月(14日-18日),晚6點在東方,晚12點在南方,第二天早晨6點在西方。下弦月,夜里12點在東方,第二天早晨6點在南方。 第三種“指南針”是北極星。 北極星是最好的指南針,北極星所在的方向便是正北方。 可是怎么找到北極星呢?其實只要找到大家熟悉的北斗七星就容易了。北斗七星像一柄水勺,將水勺邊上的兩顆星延長看去大概在相當于五倍的地方,有一顆比較亮的星,那就是北極星了。 在與北極星相對的地方,還有一顆仙后星座,形狀像英文字母W,用它也可以幫助我們找北極星。 晚上8點鐘左右,如果在2月至8月可以用大熊星座找北極星,在12月至1月,則依靠仙后座比較好。
第四種“指南針”是樹木。 這個方法也很容易。比如在北回歸線以北,陽光從南面射過來,樹木南面,得到太陽的熱量比北面的多些,因此獨立生長的樹木向南的樹枝生長繁茂一些、粗壯一些,而向北的樹枝卻稀疏、細弱些。 從年輪也可以判別。年輪寬的朝南,密的朝北。因為南面生長比北面快,年輪圈與圈的間隔也寬些。
第五種“指南針”是積雪。 同樣,以我們所處的北半球為例。南面山坡上的積雪要緊密些,成顆粒狀。北面山坡上的積雪要松軟、干燥些。 積雪融化時,南面山坡的積雪比北面的更容易化。
大家都在看:
